热电设计院学习《弟子规》通知及安排
知识经济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企业间的较量已经升级到了比智力、比活力、比潜力、比魅力的新阶段。随着“文化管理”日益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院在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和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经济效益有一定幅度提升同时,一直在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经院长办公会研究,以业务长足发展为契机,全院上下开展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梳理我院的愿景、目标、使命、理念,塑造具有热电院特色的企业文化,为积极实践“致力于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和谐与发展”的使命,“坚持发展战略化、管理科学化、经营效益化的工作思路,把面向热电建设全过程提供管理和咨询服务作为主导产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智能服务与实业相接合的百年企业”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我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有机整体。建设企业文化,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正成为我国许多企业领导的共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这早已是当今企业界的普遍共识。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可见,企业文化多么重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我们应该建设或者说是学习怎样的企业文化呢? 实践检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解决西方文化一味追求物质文明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社会和谐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教育国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培养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格,走向社会如何与朋友,同事乃至陌生人和谐交往。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一直重视家庭(族)开始就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因此流传下来了很多家规、家训(如《颜氏家训》、《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也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而由清朝的李毓秀夫子根据古圣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因此,学习以《弟子规》等典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我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积累了五千年的治国方法、经验、智慧,对于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弊端,仍然可以给出救治的良方。如今,有一些开明的企业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把《弟子规》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理念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008年10月和2009年5月青岛大洲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文化”企业家论坛上,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裁李慕松先生演讲的《中华文化成就和谐菲尼克斯》、北京汇通汇利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胡小林先生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经济良性发展的经验分享》,就为我们提供了而运用中华文化创建“中国式管理”的最佳案例,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学习《弟子规》,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的信心。 我们提出大家学习《弟子规》,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公,建设美好国家;二是为私,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具体说,就是一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为中华名族后继有人,脉脉相传。
(一)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有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主义。它是以中国文化为先导,吸收西方先进思想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运用中国文化驾驭市场经济,建设和谐中国,推动世界和谐。这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和谐的方法,阴阳平衡的方法,统筹兼顾的方法,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为全体中国人造福,进而为全人类造福。这是当今世界唯一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先进理论。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由天道而来的人道,总括起来有五个字,就是公、诚、仁、中、行。公,就是无私、公平、公正;诚,就是诚实无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仁,就是仁爱,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舍己为人;中,就是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不左不右,恰到好处;行,就是行动,就是力行,就是做。这五个字,是中国文化中做人做事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道统,指引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一定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这五个字也是《弟子规》的灵魂,《弟子规》实际上是对这五个字的全面正确的诠释。我们说《弟子规》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是说由《弟子规》阐述的这五个字集中了中国文化的大成。只要我们大家都能认真学习实践《弟子规》,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长处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生存发展的积极性,带来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它的短处在于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的自私自利性,导致两极分化、分配不公、苦乐不均,引发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避免它的弊病,这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西方国家的精英一直在寻找克服市场经济弊病的良方,至今没有找到。西方文化的基因是以物为本,以斗为贵,其核心价值观是竞争―斗争―战争―人类毁灭。在这种文化基因的制约下,西方国家过去、现在和将来根本无法解决市场经济的弊病,只好向中国求救,向中国文化求救。
《弟子规》通篇讲的是爱,要求人们爱父母,爱兄弟姊妹。《弟子规》上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就是说,要爱天下的父母兄弟,真正做到“泛爱众”。人人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谁还会去做那种伤天害理、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广大劳动者痛苦的事情呢?《弟子规》上讲:“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是教育自小从孝道出发去掉私心,培养公心。《弟子规》上还讲:“凡出言,信为先。”这是教育从小要言行一致,不说假话,要说真话,真诚待人,童叟无欺。想想看,让既有爱心又有公心和诚心的人领导和从事市场经济工作,一定能够做到供求平衡,哪里会有经济危机呢?没有了经济危机,其他的社会危机也随之消失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形态上要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人类的最高理想。社会是多种生存单位的组合体,也是多种利益的组合体。要使社会和谐,就要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怎样才能调整好呢?中国的至圣先贤根据天道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在全社会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使每个人各行其道,以道奉行,使各种利益得到很好的处理,社会就和谐了。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从苏联和西方国家搬过来的,是西方的文化的产物。这种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病在于,它不是以育人为本,而是以培养技术工人和科技人才为本;它不是以德育为先,而是以智育为先。这是一种违反人类进化的规律的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完全排除了中国文化,执迷于西方教育体制,无异于废弃人类进化的任务,必然阻碍建设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德育为先,是本;智育为后,是末。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如果颠倒了这个本末关系,那就只能把人类的进化引向邪路。
(二)为了中华民族后继有人,脉脉相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以中国文化为主导。邓小平理论开创了“走中国自己的路”建设自己国家的先河,打破了包括苏联在内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束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优秀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之一,第一次被写进了党的文件。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每一个理念都来源于中国文化。这就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复兴中国文化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问题是一些在位的领导干部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央的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还持轻蔑否定的态度,因而对弘扬中国文化不积极,不得力,对于《弟子规》一问三不知。《弟子规》是中国至圣先贤教子育人、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之道的集大成者,自己不学习,也不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怎么能够使中华民族脉脉相传呢?这就是人们担心中华民族后继无人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倡导大家学习《弟子规》的初衷。
《弟子规》本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小学读本,是供儿童学习的,为什么还要倡导成年人都要认真学习?这是因为一定年岁的老年人都没有认真地学习过,处于社会中坚的年轻人更是没有学习过,甚至见都没见过。《弟子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是做人特别是做合格中国人的的大道理,人人都应该学习。我们既然没有认真学习过,就要抓紧学习,补补人生这一课,这实为对我们的最大关爱,这是其一。其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我们上有父母要孝敬,下有子女要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为父(母)之道在于慈,为慈之道在于教,为教之道在于落实《弟子规》。作为人父,对于子女是领教,而不是管教,既要言教,更要身教。落实《弟子规》,首先要自己做出好样子。自己孝亲尊师,孩子就会跟着学。只有从小给孩子打好做人的根基,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华民族的接班人。只有人人都学习好《弟子规》,中华民族才会后继有人。 中国文化被遗弃了一百多年了,现在面临着复兴的大好时机。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中华民族后继有人,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弟子规》的活动。全体中国人都学《弟子规》,中国就和谐了,中华民族就一定会脉脉相传,为全人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我院学习《弟子规》的现时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让大大小小的企业再次受到威胁。每天企业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断的困扰着我们:为什么企业的战略目标总是不能得到实现?为什么优秀的员工不断流失?为什么上情不能得到下达?为什么员工拜金主义严重?为什么工作效率不高?为什么工作积极性低下?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在博大精深的《弟子规》中找到答案。比如《弟子规》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企业忠良,以德濡性――忠是职业道德的源头;“入则孝,出则悌”――做人根本,以孝事亲;“有余力,则学文”――身体力行,学文长智;“应勿缓”、“行勿懒”――弟子规说执行力;“事非宜,勿轻诺”――弟子规说三思而行……。
《弟子规》通篇阐述的也是一种“家文化”,“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中国社会,与其说“以人为本”,不如说“以家为本”!中国“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孝”,“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无“孝”何来“忠”?无“孝”何来职业操守?这种“家文化”用于热电院,便是院领导与下属关系准则很好的借鉴,是同事关系的借鉴,是员工行为规范的借鉴,是品德才能修养的借鉴,是人际交往的借鉴,是德才兼备的借鉴。也是我院企业文化建设的借鉴! 时下许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多注重企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缺少重视对员工进行道德培训。虽然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亦蕴涵着道德价值,但很不系统,而且往往强调狭隘的职业道德,并没有将道德作为一门独立的培训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是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一大缺憾,这个空白应该得到填补,注重道德培训的企业必将基业长青,前程无量。道德培训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认识道德培训的重要性,将道德培训提上议事日程,是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应有的明智之举。这里说的道德并非简单的人品道德,而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大至深的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人格化。厚德载物,高尚的道德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道德讲的是什么?就是如何做人,就是人生立身出世的根本之道,就是要使我院员工从灵魂上认识自己与企业的关系:热电院就是一个大家庭,使大家自觉地为我院的发展而尽心尽力地工作。 我院从九三年成立至今已有17载,干过的工程大大小小已有几百个,其中不乏多个精品工程,这里面体现的就是《弟子规》的一个“信”字。当然,这只是过去的成绩,愿我们在学习《弟子规》的活动中进一步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修身齐家,以“孝”为企业文化切入点,强化团队行为规范,培养团队道德情怀。培养员工感恩心态,净化内心世界,提升人格品质,进而提升我院在全国热电设计领域和延伸服务领域的整体核心竞争能力。
四、学习、力行《弟子规》活动安排
一、每位员工每天早晨08:30来到单位后在各自岗位上自觉15分钟诵读《弟子规》――“明其理,悟其意,修我身心”。《弟子规》的学习,不是一部书的讲解,而是通过对《弟子规》的诵读让大家对经典与中国文化认识由“自在”走上“自觉”!将敬爱、关怀、照顾、互助和谦卑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心。通过诵读,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帮助人净化内心世界,提升人格品质,让人因经典的沐浴而趋向完美。
二、要分层次组织学习,第一层面是院班子中心组和各处室负责人、管理人员,利用每周二、四下午16:00-18:00两个小时专门组织观看《幸福人生讲座》。第二层面是组织设计室和两个中心的员工,利用每周六下午专门组织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做到全员参与,参学率要达到100%;安丘生物质电厂筹建处可采取集中与自学的方式组织学习。
三、要积极消化理解,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由员工结合学习《弟子规》和《幸福人生讲座》谈感受、谈认识、谈收获,真正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理顺构建人与人的和谐思想,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四、在合适的时间分批组织员工到外地学习培训“孝”文化、《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