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形成习惯与定力
《弟子规》的部分,它都是一个生活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戒,戒就是规矩,因戒才能得定。没有这些生活规范,身心就会比较混乱,心就散乱,定不下来了,所以因戒才有可能得定。我们摄不了心,功夫不得力,还是得从戒律、从扎根做起,三根其实就是持戒。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动作,都是有规矩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没有养成习惯,自己的观照能力就弱。比方刚好你在睡觉,有人来找,一听到门铃声手忙脚乱,连拖鞋都穿反了,然后很急著要去开门。而且你又是讲课的老师,衣服还没有扣好,头发还有点爆炸,鞋子也是穿反的。门一开,本来对你很仰慕的人一看,吓坏了。有没有可能?你慌张了。“冠必正,纽必结”,你要见人以前,仪容要先整理一下,你的心才是定的,不是慌乱的。
人与人的信任要建立不容易,要产生成见很容易。我们不是为了别人信任而去要一个好名声,不是的。他能信任我们,我们道友才可以互相规劝。我们生活行持都让人家不认同,我们想规劝人家,人家也听不进去,“君子信而后谏”。奇怪了,怎么劝我父母,他们都不接受,听我劝他们都很不耐烦,我讲的都对。信而后谏,父母看我们学了之后没怎么做,又一套道理接著一套道理,人家当然听不下去。不可忽略这些生活的细节,它整肃自己的身心,同时也是一个威仪,让人家信任、认同。菩萨四德,其中有一德叫“威仪住持有则德”,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跟经典相互呼应。袜与履,袜子要穿好,不然人家都说,“那些都是学传统文化的”,一看你,袜子的颜色不一样,或者袜子一高一低的,这些人家一看,都会不知不觉落印象,“怎么做事情这么不慎重、谨慎?观照力也不强”。包含穿袜子,我们有没有在道中,首先,这个心急不急,不能早上一起床到晚上要上床,整天都不知道在瞎忙些什么,心都是很散乱的。你纵使每天排得满满的,其实都不在修道当中。应该是一切言动都要安详,都要静定,定才能生慧。“步从容,立端正”,都是在修定,心不散乱,一举一动心都是收摄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