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亲有过,谏使更”兄弟朋友也要劝谏
“亲有过,谏使更。”我们刚刚提到了父子之间如何劝诫,君臣、还有夫妇,接下来第四伦,兄弟的劝诫。兄弟也是相当的密切、亲密,所以当兄弟有过失,我们也要尽心尽力来规劝,当然规劝的态度方法就很重要。刚刚我们讲的这些古今的事例,最重要的也是从他们的表演当中,学到个中的本事。
在明朝有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的弟弟整天游手好闲,都摸到很晚才回家里来。他的大哥每次看到弟弟很晚回来,就很严厉的指责他,对著他骂。诸位同修,有没有效果?都已经这么大的人,这么骂他他很难接受。陈世恩就跟他的兄长讲,他说大哥,让我来试试看!陈世恩当天就等在家门口,结果弟弟很晚才回来,他一看到弟弟,马上趋前就握著弟弟的手说:弟弟!天气比较冷,你穿得够不够?然后就带著弟弟进门,亲手把门锁上。接著又跟弟弟说:你肚子一定饿了,我叫嫂子煮碗面给你吃。结果一天是如此,接下来的日子,陈世恩每天都在门口等著他弟弟,一看到弟弟回来都非常真诚的关怀爱护。差不多一个礼拜之后,他的弟弟就没有再出去混到这么晚,都很早就回来。当然当弟弟没有在外面游手好闲,一定要赶快把圣贤的教诲教给他,这样才是长久之计。《朱子治家格言》有提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人之所以没有志向,都是因为没有得到圣贤教诲。用这一分至诚的关怀心把弟弟导正回来,所以兄长要慈爱。
弟弟假如劝兄长,在汉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郑均。他看到哥哥在当官的时候会收人家的贿礼,他看了内心很难受,可是他又是弟弟,能不能指著哥哥骂?那哥哥不能接受。所以他自己花了一年的时间去给人家做扫地的工作,去当人家的仆人,整整一年,把赚到的这些钱拿给兄长。他说:兄长,我们没有钱可以再赚,但是人的名誉一旦失去了,一辈子都可能会毁掉。他兄长看到弟弟为了规劝他,能够低声下气给人家当仆人,能够赚钱赚得这么样的如理如法,而不是用偷懒的,他这一分劝哥哥的心也让哥哥很感动,从此非常的廉洁。所以兄弟之间我们也要善巧方便去规劝,而规劝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德行,我们的爱心。《了凡四训》里面也有提到,假如我们无法感动别人,要想到「德未修」,所以「感未至」也。
再来,当一个人出社会以后,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朋友,所谓出外靠朋友,所以朋友之间也要懂得互相规劝。记得刚好我在净宗学院有半年的时间,前几个月很巧,我来的时候刚好卢叔叔坐在我的旁边,所以我们是几个月时间都住在一起。八、九个男众住在一起,难免会房间稍微乱一点,稍微,大家不要误会。卢叔叔都没有讲半句话,每次大家留下来一些脏乱,他都默默的把它打扫干净,连流理台都擦的一滴水都没有。卢叔叔做了好几天,都没有一句怨言。突然做了差不多一个礼拜,有一天有位师兄就对著大家说:人家每天擦得这么干干净净,你们还在那里乱丢!结果从那天开始,整个房间就变得很干净。从这个事情当中,我也体会到,劝别人要不要一定用言语?不见得。用德行,自己默默去做,自然就能够唤醒每个人的惭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