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是家和的大根大本
孝悌是家和的一个大根大本。而这个孝悌从我们的以身作则自自然然的承传下去。在明朝有个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吴子恬,他的母亲比较早过世,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后母,后母自己生了一个孩子,也是他的弟弟。后母在他成长过程对他比较不好,长大的时候对他还有一些责备、批评,当下他的心也比较不平。幸好他娶了个好太太,他的太太就劝告他,“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对你不好,你还能够非常孝敬他们,这才是你的德行。而且家里的至亲只要起了言语的冲突,这个家很可能就要败了。《朱子治家格言》当中有提到,“伦常”,这五伦关系,“乖舛”,发生冲突,“立见消亡”,这个家很快就败掉了。所以我们要为大局著想,要能忍的功夫。我们有没有看过哪个家庭、哪个家族,因为兄弟打官司,甚至於小叔跟侄子打官司,愈打愈旺的,大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家庭?那绝对一个都找不到。
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母私吞了千金的财产,还把田产分成三部分,把那个最差的给他,把比较好的两份,自己跟儿子吞掉了。诸位朋友们,假如你遇到的后母是这样,你会怎么做?这时候吴子恬心里还是不平,幸好他的太太很贤德,又把他劝下来。“妻贤夫祸少”,妻子很贤德,先生很多不对的想法、不对的态度都能透过太太的引导协助,他能幸免於难。没有跟后母计较,只是自己老老实实去耕作、去养家、去照顾孩子。
结果过了没有多久,他弟弟因为染上赌博,所以后母跟弟弟的财产一下子都败光了,到了流落街头的地步。诸位朋友们,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这个时候我们会不会对著天说,苍天有眼,你们终於有今天。能不能这么干?不能。一家人只有一个态度,如何帮助对方、如何成就对方,对对方绝对不把过失放在自己的心上。这样自己的心平了,家才能和。时时都把对方的不是、缺点放在心上,那个眼神都很锐利、都很有敌意,那个家里的冲突很容易就点燃。
他的太太马上跟他说:你还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赶快去把妈妈、把弟弟接回来。他的后母跟弟弟在私吞财产的时候知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对?他们知道。人都有良心,做这么恶劣的行为,他们怎么会不知道错?但是在那当下,贪心盖过了他们的良心。等到遇到这样的下场,他们自己也会有反省。而吴子恬马上去把后母、弟弟接回来,后母跟弟弟很感动。用一分爱心去接纳他们、照顾他们,所以弟弟也把赌博戒掉了,这个家从此就和乐了。后来他们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统统考上进士,这样的家族在历史当中很少见。所以诸位朋友们,人欠你,天会还你,天道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