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5页

孝道与汉学对当代的重要性

孝道与汉学对当代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大德,大家好!今天是马六甲孔教会暨双喜园举办“双亲节讲座会”的吉日,请蔡礼旭老师讲演孝道的主题,“饮水思源,知恩报恩”。蔡老师很客气,让我有这个机会,也能跟大家分享个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心得。得知孔教会暨双...

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

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
除了疾病的时候,这个“疾”,还有再延伸就是习惯。君子、读书人他不可能犯法的,可是问题是他的习惯,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有这样的习惯,也需要去把它革除掉。   生气了,最直接的,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所以假如脾气大,那没有不让父母操心的。你一...

《弟子规》教做人

《弟子规》教做人
礼要没有,人的规矩没有了,那儒就没有了。戒律没有,佛就没有了。为什么?礼是儒家的行门。儒家讲为学五个科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后头那个笃行就是礼,落实在礼、礼乐上。没有礼乐,前面这四种叫玄谈,不能落实,说得很好听,无法落实。《弟子...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事情在面对很多不同的情境,比方“缓事宜急干”,这个事情不是很急,可能是下个礼拜、下个月的事情,但是你分配好时间积极去做。“急干”就是很有步骤的安排好,就赶快去做,不会“临时抱佛脚”。我们往往事情不是很急的时候,拖拖拉拉,把时间都混过去了,等...

《弟子规》教“凡出言,信为先”,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弟子规》教“凡出言,信为先”,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讲话的态度“凡出言,信为先”,态度当中我们要告诉自己,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所以从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人绝对都是做到言行一致。夫子在《论语》里面提到很多句言行的态度,夫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君子很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所谓“一言...

德者,才之帅也

德者,才之帅也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古文,学习的是什么?智慧。“治国经邦,谓之学”,这才是真实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叫学问。不是记一大堆经句跟知识、词汇而已,那是玩弄文章。“安危定变,谓之才”,能够在家庭社会、民族危难之下,他能够扭转乾...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夫子每天在观照、下功夫的地方,我每天有没有德行有提升?假如德行今天没有提升,这是他最忧虑的。“学之不讲”,所学的这些好的道理,有没有深入去思惟,有没有去把它用在生活、工作当中?“...

不刚愎自用

不刚愎自用
桓公曰:“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夫刚则不和,不和则不可用。是故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由不刚也。   “桓公曰:金刚则...

尊贤而贱不肖

尊贤而贱不肖
 在刚刚讲到的,老师怎么回答学生的问题,确实是要有智慧,看事情要洞彻得很深入,才能引导学生看到一些真相。不然有时候容易看事情看到表象,看不透彻。那当老师的人他看事情就要看到根本,看透彻。在我们课本六十一页,因为刚刚讲到,“记问之学...

《弟子规》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弟子规》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孔子说,自己穿不好的衣服,站在别人旁边不觉得羞耻,子路做得到。因为子路不好虚华的面子,他人很质朴,甚至于他有好东西了,不自己用。孔子问学生,“盍各言尔志”,讲讲他们的志向。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弟子规》教“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应对之道

《弟子规》教“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应对之道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当我们要答应他人的事,也要先三思而后行,不可以轻易答应,到头来自己又做不到,所以“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当你很生气的时候要不要写信给人家?很可能那时候会意气用事。不可以写信,可不可以打电话?可...

孩子不只会受父母影响,还受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

孩子不只会受父母影响,还受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
孩子不只会受父母影响,我们注意去看,小朋友读小学以前都说“我爸爸说、我妈妈说”,上了小学以后他最常讲的是“我们老师说”,上了初中以后最常讲的是什么?“我同学说”。上了中学以至于到大学以后,影响孩子的往往是他周围的朋友。那请问我们的孩子教什么...

《弟子规》之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弟子规》之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德”是道德,“学”是学问,“才”是才华,“艺”是技艺。我们在道德、学问、才华、技艺上不如人的,我们自己要认真的努力去追赶。这个德,古人讲有五德、有八德。五德包括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

要清楚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因材施教

要清楚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因材施教
要当一个好老师,真的是要用心,下工夫。不只把这些好的方法要领纳在心中,而且还要非常了解学习者出的问题。这个跟大夫治病一样,大夫治病,他要知道他的病根出在哪;一个老师要教导这个学生,他也要清楚这个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因材施教。  ...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所以薰习就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为了要做好事,把学习的时间都耽搁掉了。而且学习还得持续学,一天不学,情感、烦恼就上来了,这个都是客观状况。“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现在一天不听经、不明理,烦恼就上来了,这个都不能侥幸的。我们没有顾及到这些客...

真正孝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更要爱惜自己的德行

真正孝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更要爱惜自己的德行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德行不单是自己的,也是我们父母的,也是我们孩子的、家人的,也是所有关心我们人的。因为当我们身体不好,除了自己难受以外,可能父母比我们还要著急,亲人比我们还要难受。真正孝顺父母、爱护自己的家人,一定会谨慎的爱惜自...

学习圣教讲话要谨慎,每一句话应该要慎重跟经典相不相应

学习圣教讲话要谨慎,每一句话应该要慎重跟经典相不相应
“今之狂也荡”,这个“荡”就是放荡,没有依据。他讲一些话,他狂妄,可是没有照着正直、没有照着对的道理讲,一堆歪理,又很傲慢。孔子那个时候就感觉,比较狂妄的人,现在话都乱讲。可见得比起以前的人,他的一些缺点愈偏愈厉害了。以前的人,他虽然有缺点...

求学问不要有急于求成的心

求学问不要有急于求成的心
“夫物速成则疾亡”,一般的规律,愈快出名的愈快倒下来,因为他抵不了这些名利的时候,就受不了。大家看很多国家都有跳级生有没有?跳级生厉不厉害?我们一提倡跳级,一跳十三岁读大学、十一岁读大学,好厉害。跟这句话违背了,有没有人去调查过,那个跳级生...

企业文化之企业伦理

企业文化之企业伦理
 对于一个人而言,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没有伦理的科学将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企业也是如此。       既然文化的特质是伦理、民主、科学,...

义,没有私心

义,没有私心
我们昨天谈到“父子有亲”这个部分。我们复习一下,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思考到,自己的思想价值观能否带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活出人生的价值。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为人父母对于整个家庭的心态。第一个,要有责任心。对上要知恩报恩,对下承先启后,要教育...

真干要从“毋自欺”下手

真干要从“毋自欺”下手
真干,首先要从“毋自欺”下手,要打破这一关,修行才有商量的地方。我们不自欺,这个毋自欺当中,刚刚也跟大家讲到《大学》里面说的,“所谓诚其意者”,一个人要让自己所有的意念都是真诚流露,他首先要不自欺才能真诚,不自欺就要“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以得为在人,以失为在己

以得为在人,以失为在己
师长墨宝里讲到,“汤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庄子曰:以得为在人,以失为在己。然则圣人常受天下之责,而无责人之心,是以终无怨。”最后师长举一个做得很完美的圣人大舜,来给我们效法。所以要学就跟圣人学,来效法舜王。父母这么恶劣对待他,他是“负罪引...

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

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屈志”,是自己可以谦卑恭敬的去敬奉老成之人。有句成语叫老成持重,在很重大的事情,老成之人非常稳,非常有智慧能够去判断。因为老成之人阅历丰富,心地又厚道。这个阅历是有历练,有经验不一定有历练,经验是他经过很多事情,...

当儿子要“君亲师”

当儿子要“君亲师”
大家想一想,当儿子要不要“君亲师”?要啊,父母不对的地方,你要以身作则,用德行感化父母啊。“师”,你要善巧方便的劝父母,“怡吾色,柔吾声”,“亲有过,谏使更”,一样啊。你说同事跟同事,我要当一个好同事,也是“君亲师”。任何的做人做事,我都当...

演练接待客人礼仪

演练接待客人礼仪
有一次在教这一句“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就教学生接待客人。教完以后,很凑巧,人生常常会有很凑巧的事,都会安排很多情景让你把孩子教好。就有一位阿姨来找他们,来到教室,当电铃响了,所有的小朋友很兴奋,因为他刚好学完可以派上用场,统统...

不知足的人时时都是贫穷的

不知足的人时时都是贫穷的
我们反过来,什么人贫穷?什么人下贱?富的反面是贫,贵的反面是贱。不知足的人,时时都是贫穷的。做的事情没有办法让人尊重,还让人气得牙痒痒的,这个人是最下贱的。你看,为富不仁,都不好好爱护下面的员工,下面的员工怨声载道,这个是下贱的人啊。虽然他...

学问愈好,应该是愈平和、愈平等,绝不是傲慢

学问愈好,应该是愈平和、愈平等,绝不是傲慢
人一好面子,人一傲慢,学问就上不去了。而且,我们看这里说到“君子不齿”,其实一个人假如觉得鄙视别人,“你们都比不上我,我才不要跟你们站在一起”,请问这个人是不是君子?他的学问有问题了。所以“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愈好,他应该是愈平和、...

《弟子规》当中说到“人有短,切莫揭”言语要厚道

《弟子规》当中说到“人有短,切莫揭”言语要厚道
在《弟子规》当中说到,“人有短,切莫揭”,《太上感应篇》提到,“不彰人短”,这个都是很重要的态度。因为我们去彰人短了,就伤天地的和气了。总要提醒自己,一言一行是利益这个社会、利益这个天地才好。而我们的言语厚道在给人留余地,不给人难堪,甚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