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页
君子知道这一生的使命在哪里
《了凡四训》当中也有一段,也是读书人应该有的胸怀,“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现在整个社会大众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都能够关注、体恤到。“内思闲己之邪”,“闲”是杜绝,学问从根本...
老师未论不足 先说优点
我自己在教书当中,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名,很优秀!但是当分配他扫地时,他常常都是混水摸鱼不做工,结果同学抱怨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得不处理,当天我就打了一通电话给他母亲。我们打电话给家长...
事业、家业、学业的根本都离不开道德
“授业”,什么是事业、家业、学业的根本?这个要找到,其实都离不开道德了。“解惑”,我们当老师的要解决学生的疑惑,当父母的也要解决孩子的疑惑,当领导的也要解决下属的疑惑。请问大家,你现在人生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有哦,假如我们有,被我们带的人就...
我们要的就是会做人、会做事、有道德的人
所以这个时代,企业的领导者对整个社会的带动力非常的大。假如企业界的人站出来说:伦理道德最重要。会震动整个社会。 大家注意,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以后出去有好工作,有没有?所以他们都觉得,考试要考一百分,...
校园随处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个什么概念?“弟子”指的就是学生,从狭义来讲,也就是父母的子女,老师的学生;从广义来讲,“弟子”可以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因为“活到老,学到老”。“规”是什么意思?“规”就是古代圣贤的见解,是儒家学派的训导,是一个人一生一世的行...
学习弟子规的体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弟子规》之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这是待人之道,待人就是用这种原则,这种原则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说的同一个原则,所以在世界上称为黄金法则。黄金法则就是这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你要加给别人头上,先问问自己愿不...
早晚念《弟子规》要反观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对自己的贪痴慢要有高度的警觉,要时刻反观自己。夏莲居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一个人要“打破自欺一关”,修学才“有商量处”;须灼然见到自己满身的病痛过失,(功夫)始有下手处。所以,“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
《弟子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落实
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很重要的现况,因为我曾经在大学有几堂课,大学的老师跟我说,伦理道德现在一定要赶快推广,为什么?大学现在都找很多“成功人士”去给大学生演讲,这个成功人士加括号,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意思?赚不少钱。结果有次,有个成功人士站上去...
《弟子规》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个兄友弟恭的态度,除了在家庭要落实之外,我们到了学校,到公司、团体里面也应该把兄友弟恭好好落实。诸位同修,如何落实兄友弟恭?我们有这样的态度,就要让这个态度化成人与人相处的言语、行为,其实落实就是把《弟...
《弟子规》讲“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在比较紧急的状况之下,我们也要把书放好,不要到时候因为急忙、著急,把书弄脏或者弄不见了,这样就不好。“有缺坏,就补之”,以前的人对於东西非常的爱惜,书只要有所损害了,他会赶快把它补好、修好,唯有对於书本爱...
《弟子规》讲解行相应道德境界才能上去
老祖宗的教诲,有一个纲领是最简要的,就是白鹿洞书院列出来的,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么教我们的,里面提到了修学的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深入理解经典,解。笃行是行。解行相应,人的道德境界才能上去。...
《弟子规》教学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即全面发展素质,因此,我们以往所提倡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就可以成为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途径。我校地处西安市五路口附近,距火车站较近,周边环境相对教乱,居住人群教复杂,加之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平时为生计...
(山西青年报)本报读者的《弟子规》情结
有许许多多的读者,在阅读《山西青年报》《弟子规》内容之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变成文字反馈给我们。 他们都因《山西青年报》与《弟子规》结缘,又因《弟子规》修正自己,感悟人生。 《弟子规》正影响...
《弟子规》是家训的集大成
《弟子规》它是家训的集大成,传统文化的承传,它很重要的是靠家道的力量,为什么?因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德行最重要的根基,从家庭教育出来。四种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本不固好,它不可能开花结果。所以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
《弟子规》讲“勿谄富,勿骄贫”是真正调伏我们傲慢、分别的心
“勿谄富,勿骄贫”,这个是真正调伏我们傲慢、分别的心。什么时候调?傲慢、分别的心,你一不谨慎它就来。比方我们女同胞,看到一个女士走过来,有没有先判断她长得如何?一判断,“长得没有我漂亮。”傲慢就起来了。“头发没有我黑,你看我乌黑的秀发。”...
夫妻之间要记得《弟子规》当中讲的“恩欲报,怨欲忘”
《弟子规》当中讲的“恩欲报,怨欲忘”,夫妻之间时时想着对方的恩德,对方的付出,对方的优点,那一定白头偕老。所以师长常说夫妻能白头偕老的一句真言:“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结果有一个女士说:奇怪了,怎么结完婚之后都看他的缺点。然后她...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他好的优点向他学习。第一个,人要没有嫉妒心,才会处处看到人家的好,进而去学习,所以要先放下嫉妒。假如我们看到人家好,那个感觉酸酸的,那要赶紧观察,这是严重的烦恼。为什么?感觉酸酸的,你还不把它调伏,它会慢慢慢慢升级到会去...
正己就可以化人
我们昨天讲到这个“教”字是上所施,下所效,很重要的是身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给社会教育的,只要我们自己先做好自己,正己就可以化人。比方我以前在念师范学院的时候,有一次几个同学在那里谈论一些是非,刚好是吃饭时间。我听到他们在谈是非,我们感...
身有伤 贻亲忧
“身有伤,贻亲忧”,保身,让母亲、让父亲对我们的身体没有碍。这三条一个人做到了,他真能养父母之心,把父母的心给照顾到、关怀到。你看孔子说什么?“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孝子,怎么做到孝子?让父母除了我们身体之外,不为我们有其它的忧虑。为什么我...
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
“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僭”就是越分。超越本分,以下犯上的乱象就会出现,所以五伦大道要在家庭、学校当中赶紧教。“兄弟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兄弟住在一起,可能自己家都发生严重的冲突。《德育课本》当中,父子、君臣、兄弟,我们都读到过杀身成...
勿轻诺
有一个小朋友,送给同学一枝铅笔,那位同学很高兴,拿了以后把铅笔削一削,就开始写作业。隔天,那位小朋友就问送给他铅笔的小朋友说:“你今天跟我玩吗?”小朋友很单纯:“我今天不跟你玩,那你把铅笔还给我。”小孩子就把那枝笔还给他。接着又说:“我要那...
《弟子规》教礼敬的方法
除了父母、长辈要礼敬,还有哪些地方要礼敬?我们看《弟子规・谨》,“朝起早,夜眠迟”,对时间要不要恭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其实人对于自己时间会礼敬,那也是对父母、对师长的礼敬。因为这个身来自于父母,希望他能够用这个身立身行道,能...
读书要有规划
只要范围广,就要好好学习下功夫,学会变通, 所以读书要有规划。 但是你也要排得很密,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 经常说“限制大范围,好好学习”,督促自己学习一点。 但是在学习中打瞌睡了怎么办? 三字经上有“头上挂梁,锥刺骨”,这是古人用的方法,把...
弟子规教养孩子的恭敬心
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是长养孩子从小对父母要恭敬,当孩子恭敬之心对父母都提不起来,那这一辈子就很难再对人恭敬。而一个人不恭敬衍生出来就麻烦了,对事轻慢,对这些长者不恭敬,长者交代的事他会很重视吗?他会轻忽、会随...
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孝心
朋友们,没有大事小事。为什么没有尺码?一切不是为了增加孩子的孝心和爱心,也不是为了增加他的私心;一切不仅增加了他的尊重,也增加了他的傲慢和自私。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退在哪里?举手投足之间有进有退。那么为什么《弟子规》教的这么认...
夫妻相处四照法则
我在杨老师家住了半年,经常看到一些他们相处的小技巧。不管你是老师还是老师,你一定会说:“我回来了。”不管屋里的人在忙什么,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出来说:“啊!你回来了。”不要低估这种温柔的问候。当这个问候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