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页

有德行之人有一个特质,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有德行之人有一个特质,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有德行之人他有一个特质,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吴董事长,我跟他相处,他言语之间都能流露这样的修养。比方他给同仁准备素食餐,又怕人家误会是宗教,其实是为了自己健康,还有为了环保,要爱我们的地球。而且饮食要护自己的性情,还有护自己的慈悲...

教育孩子要“父慈子孝”

教育孩子要“父慈子孝”
教育孩子要“见和同解”,夫妻见解要相同。首先,我们之前讲到的“父慈子孝”,教育孩子当中要“恩威并济”。你不能统统都是恩、都是爱,都没有威严、没有原则,那孩子就非常的嚣张、造次。但是都太严格了,又显得伤亲情,那孩子看到我们都发抖,这又太过了。...

“恼羞成怒”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恼羞成怒”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这个“贪”当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就是“面子”。因为好面子,人家讲我们,确实我们是错了,可是那个脸拉不下来,马上无明火就上来了,叫“恼羞成怒”。其实恼羞成怒,伤了自己以外,在团体里面信用会减损得很厉害,人家说,“错了还不承认,还这么凶。”所以...

有远大的目标学习才能积极、才能有恒心

有远大的目标学习才能积极、才能有恒心
所谓学贵立志,有了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学习才能积极、才能有恒心,就像《了凡四训》上讲的,“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大志就好像这个根扎牢,根基扎牢了,才能枝繁叶茂,根基不稳,很可能遇到一些挑战、风雨就连根拔起了。我们要立定志向,我相信诸位学长...

学了《弟子规》一定要力行

学了《弟子规》一定要力行
学了一定要怎么样?做,我们不能接受圣贤教诲,就会觉得孔夫子讲得很有道理、孟夫子讲得很有道理,不过我做不到。后面加个“不过”就麻烦了。冉求是夫子的一个学生,他就对孔子提到,他说:孔子,我不是不向往您的教诲、您的学问,实在是因为我力不足也,我的...

主教和助教

主教和助教
摘自         儿童读经班老师,有主教和助教,一般上只要1位主教和1位助教,班上人数较少,或老师经验不足,多加一位助教。       ...

《弟子规》说“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说“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当中说“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个不是我们的能力,你不能硬著头皮去参加,会把人家的事给搞砸了。所以我们人生选择缘分,不是说我发心就去做。发心,我们还要衡量德行,衡量我们的能力,然后量力而为,循序渐进,这可不能打肿脸充胖...

宝鸡大讲堂:一堂此生必听必上的音乐课

宝鸡大讲堂:一堂此生必听必上的音乐课
“《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宝鸡首届公益大讲堂上,德育老师靳雅佳用音乐的方式给听众上了一堂“感恩”课。   乐者,发于心而感于物,德音雅乐是从人类心性中自然流淌而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的靳雅佳老师,有着近20...

“义”是照顾好我们的同仁

“义”是照顾好我们的同仁
这个“义”里面还有什么呢?照顾好我们的同仁。这个企业家也反思到:“我这几年业绩这么好,可是我几个重要主管统统身体垮下来。”他讲到这里,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些人跟他打江山,最后的结果是一个个都病倒了,都很严重的病情。所以服务好客户,照顾好我们的...

把“泛爱众”学好宽恕的肚量就出来

把“泛爱众”学好宽恕的肚量就出来
夫妇的相处彼此很亲密,我们说嘴巴跟牙齿,不是,牙齿跟舌头,都有可能会咬到,夫妻相处也难免会有摩擦,这个时候要注意,一个巴掌怎么样?拍不响,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夫妇相处有一个必修科目,不要说夫妇相处了,人生什么时候不需要修忍的...

解行相应就不会偏颇

解行相应就不会偏颇
我们去感受一下:一个人不真诚,他就不中了,他有应付了,他有虚伪了,那铁定不中了。所以忠是“内不欺己”,不欺骗自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我们说起心动念没人知道,那是欺己、欺人、又欺天,绝不能虚伪、应付,这用中。“清净”,染着了,心就已经偏...

把正确的在生活中表演出来孩子就会自己去跟著效法

把正确的在生活中表演出来孩子就会自己去跟著效法
他说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在过年过节,大家在一起吃团圆饭,这个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祖父母,我们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夹起菜来把它放在了谁的碗里?我们很多的家长都是毫不犹豫,不由自主的夹起菜就往孩子的碗里放;他的奶奶爷爷看到这个...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管理学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管理学
“谨”里面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只是两句话教导什么?衣服、帽子要放在固定的位子上,不然到处放,杂乱,地也搞脏了,衣服、帽子也搞脏了。甚至 于乱放之后,紧急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找不到还不打紧,还要对著一家人发脾气。现在这种孩子...

人生要先扎品德的根

人生要先扎品德的根
 由于社会普遍疏忽道德教育,人的素质下坠的速度是空前的快。我自己在学校任教时,常感觉学生的素质是一届不如一届,不只是德行,连语文程度、学习能力都在下降。要拯救这种现象,一定要从源头活水的“道德”开始重整。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为德...

我们对人爱敬心不足还是源头的活水这个孝道有亏

我们对人爱敬心不足还是源头的活水这个孝道有亏
我们看古代孝子,他为官都是仁民爱物,因为孝是仁爱的原点,他的孝是真孝、是至孝,爱心就发出来了。所以我们对人爱敬心不足,还是源头的活水这个孝道有亏。我们常常知道反省很重要,而我们每天跟同事、跟朋友有不恭敬,有不为人设想,有发生磨擦,有心里不愉...

“成太古风矣”是廉至极处

“成太古风矣”是廉至极处
“成太古风矣。”成就了如太古时期那样的社会风气。其实“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廉洁到了这样的风范,确实能够感动他身边,他遇到的人。在元朝末年,宋末元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许衡。那个时候政权在转移,兵荒马乱,他刚好经过一个地方。结果很多人在赶路...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理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是方法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理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是方法
  戒定慧三学的理念传到中国,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变成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教学理念、方法。这个戒是讲究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学习的理,理念。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了。读书千遍就定了,心定下来了,不是叫你背书...

要生活幸福得思想正确,得懂得孝悌、懂得做人

要生活幸福得思想正确,得懂得孝悌、懂得做人
“上长长而民兴悌”,古代这些领导者,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是天子,代老天照顾老百姓,让百姓生活幸福。而人要生活幸福,得思想正确,得懂得孝悌、懂得做人,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这个教学,首先要以身作则。我们看《三字经》里讲...

童蒙教育经典《弟子规》与执行力

童蒙教育经典《弟子规》与执行力
譬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在讲执行力。我们看了西方人讲的第一本关於执行力的书,好像还明白这个执行力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再看了第二本、第三本关於执行力的书,就愈看愈不明白这个执行力是怎么回事了。但是我们只要打开中国的童蒙教育经典《弟子规...

小故事大智慧:留台拾金

小故事大智慧:留台拾金
 在宋朝有个读书人,他那个时候家境很清寒,也很困苦,他姓刘叫刘留台,有天他到澡堂洗澡,那是大众澡堂,无意间发现了一袋东西,打开一看全部都是金条,都是金子。假如你是他本人你会怎么做?会不会在那里算一算,我儿子读大学的钱没问题,这么样...

《弟子规》讲“己有能,勿自私”会得到人和

《弟子规》讲“己有能,勿自私”会得到人和
孟子有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天时、地利、人和谁最重要?人和。对,所以要能与人相处得好,才能有很好的人和,才有很大的团结力量。那如何赢得人和?当然在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我们要落实《弟子规》这些教诲,《弟子规》提到“己...

企业推行《弟子规》制度要相应

企业推行《弟子规》制度要相应
我们假如在企业界来看,哪个企业要倒了,就看那钱都只在他老板的手上。哪个企业可以永续发展下去?就是他服务的客户都能够真正得到他企业的服务跟利益,这个才是他企业长久之道。所以我们看到古代这些例子,我们也要懂得怎么用在现在的企业、现在的社会,精神...

放下我们自己的习气

放下我们自己的习气
曾国藩先生说:“凡事都有极困难的时候,打得过的才是好汉!”以前我们看那个过十八铜人关也不能白看,用在我们现在弘法利生,都要过十八铜人关。其实难不在外,难在我们的内心。能时时把贪痴慢放下,什么关过不了?能把分别执着放下,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

学习的四个阶段:学、道、立、权

学习的四个阶段:学、道、立、权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孔子讲,“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所以学习的四个阶段:学、道、立、权。就好像我们现在大家一起来学习古文,体会古人的学问、道德,这是“共学”。学了以后能不能去做,“道...

文言文是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文言文是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中国文字妙,中国文字不能改。现在的简体字可以用,但是,现在讲繁体字,我们通常讲正体字,正体字要学。简体字,大家都用简体字,可以用,可是你要是研究中国古籍一定要原文,古籍翻成简体字意思都没有了。因为中国文字这个符号里头含的有很深的意思在里头,...

管理好大家族必须要有家教

管理好大家族必须要有家教
要想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家族,必须要有家教,而《弟子规》是中国许多家庭教育的集大成,首先教育后代要明了“孝道”,孩童不仅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懂得孝敬父母的兄弟,还有自己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还有高祖父母的兄弟。孩童犯过错,每个长辈都有管...

傲慢容易让人摔跤

傲慢容易让人摔跤
我们因为傲慢,不谦虚,人生跌了很多跤,那我们现在对孩子要从小教他谦卑。孩子有好的表现,我们应该引导他,父亲就要教孩子:你要感谢你妈妈,给你身体照顾的这么好,从小又放《弟子规》、《三字经》给你读,你才能这么聪明,三餐都给你准备得这么营养,让你...

儿童教育之始-童蒙养正

儿童教育之始-童蒙养正
人之所以为人,以其生存于父子、君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夫妇、长幼、朋友之中,其心术、威仪、衣服、饮食无不各有符合自然法则的规范。对于这些做人的规则,中国古人历来十分重视在童蒙阶段的培养,因为「修之则吉,悖之则凶」,而且「少成若天性,习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