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7页

领导者要先改自己的坏习性

领导者要先改自己的坏习性
大家现在依照经典去做,就是学做圣人。《大学》当中说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您看,老祖宗在讲话,那个纲领,一句话就讲透了。我们常常在思考,人生价值在哪里?目标在哪?一句话讲完:“大学之道”。“大”是什么?“大人之学”...

多些鼓励少些压抑

多些鼓励少些压抑
 “强而弗抑”,这个“强”是鼓励,而不去压抑他,而不去否定他。而这个鼓励,那不是套几句话,那是真正打从内心信任“人之初,性本善”。不管这个人现在有怎么偏颇的行为,自始至终都不怀疑他的本善,这个时候的言语就非常恳切,非常让人家觉得有...

要认识老祖宗最重要的条件是真诚心、恭敬心

要认识老祖宗最重要的条件是真诚心、恭敬心
 孔子没做过大官,也没有钱,他快乐。快乐从哪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家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最快乐的,孔子常常赞叹的颜回,颜回贫穷,物质生活在同学里头最差的,孔子弟子当中最快乐的是颜回。这是什么?真乐,这不是假的,这个...

从今要过恢复性德,对得起良心的日子

从今要过恢复性德,对得起良心的日子
我们不往这个愈活愈笑不出来的欲望的人生价值去走,我们往为善最乐、往助人为乐、往知足常乐、往天伦之乐这个方向就走对了,这样我们就能从笑七次慢慢怎么样?恢复到一百八十次。真听老人言,幸福在眼前。大家相不相信?我们今天一起探讨老祖宗的教诲,今天可...

人生最重要的本是孝道、是德行

人生最重要的本是孝道、是德行
我们在经典当中常常读到,“读书志在圣贤”,圣贤就是目标,这目标是正确的。而圣贤他不是高不可攀的,什么是圣贤?在家是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子、好女儿、好婆婆、好公公、好媳妇、好丈夫,这个就是圣贤。圣贤就是能敦伦尽分,演什么像什么,所以每个人在每...

要尽劝谏这一份责任

要尽劝谏这一份责任
当然在五伦关系,也都需要尽这一份责任,就是劝谏,然后也要有修养,纳谏。劝谏的人心平气和,不是藉题发挥,甚至不是去扬他的恶,所以“规过于私室,扬善于公堂”,不能在别人面前去批评他,这样就不厚道。劝谏的人心平气和,接受的人欢欢喜喜、感谢对方,这...

羞耻心也是从孝心当中延伸出来的

羞耻心也是从孝心当中延伸出来的
我们看礼义廉耻,对父母礼貌,“父母呼,应勿缓”,你看看这些德行都很自然的从孝道当中流露出来,对父母讲道义。我们看古代的人,父母都已经离开了,常常念父母的恩,常常想著还流眼泪,甚至有好吃的都是很遗憾,没有能让父母吃上。这种义,连父母离开了这种...

劝人的方法

劝人的方法
劝人的方法,这个原则很重要了。劝人,不可以直接批评他的过失,要“先美其长”,先肯定他的好,肯定他的付出。人家有付出了,你连个肯定没有,就先批评了,一般的人人情上受不了。你肯定他了,他欢喜,人心喜,劝诫的话就容易听进去,善言易入。当然,你肯定...

受恩要莫忘,施惠要勿念

受恩要莫忘,施惠要勿念
朋友对我们所有的爱护、帮助要记在心上,受恩要莫忘,施惠要勿念。给朋友的帮助、给家人的帮助,那是义所当为,心上一点痕迹都不留。留在心上,那这个是利害的人生态度。很多好朋友为什么反目成仇?他不是用道义相交。“我以前对她这么好,付出这么多,他怎么...

夫妻配合教育孩子孝顺

夫妻配合教育孩子孝顺
  教孝就要知恩报恩。知道恩,他才会兴起感动,兴起回馈的这种孝心,知恩报恩。当老师的怎么样引导孩子报恩?很多家长说:老师没有教怎么办?山不转路转,不能样样靠别人。当老师还没教以前,可以夫妻配合。所以只要你有心,就一定会有方法。  ...

学问贵在能够力行去做而不是背多少

学问贵在能够力行去做而不是背多少
我们刚刚讲到很多的观念颠倒,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错了,但是一错又没有遇到好的缘分让我们的态度扭转过来,错误了二十多年,不只耽搁了二十多年的岁月,还积累了二十多年的错误要收拾残局。俗话讲后悔、后悔,都是后面才来悔。这一个家长进来以后,看了这本手册...

背书是修定的一种方法

背书是修定的一种方法
“教之道,贵以专”,怎么教法?后头这两句说出来了,要专。所以我就告诉他,中国传统的私塾是家庭子弟学校。我看见过私塾,在私塾学了几个月,以后就没有了。私塾教学,老师教学生背诵古文、背诵经典,现在家长父母不同意,念这个干什么?念这个有什么用?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生真的是要思考。曾经听一位长者讲到,假如人先看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再回过头来经营人生,感受不一样了。请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人生最后一刻?还没有了,不然就不会坐在这里。但是你们应该有看过电视吧?你看最后一刻,你们很久没看电视了?好,电视污...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能够循规蹈矩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能够循规蹈矩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我们把书整理好,把它分类好,每次要找也很轻松找到了,心也不会散乱;看完再把它放好,所以放书要有秩序,要有规则。相同的,家庭里面的生活习惯也要有规则;团体里面亦如是。只要有规则,就能够循规蹈矩,就不容易处理...

怎么讲都要跟圣贤教诲完全相应

怎么讲都要跟圣贤教诲完全相应
“论笃是与”,这个意思就是跟《孝经》讲的口无择言,不用刻意去想,怎么讲都跟经典相应。“君子者乎”,就是怎么做都是君子的行为,都不会偏颇。再来,“色庄者乎”,论笃是与是言语,君子者乎是他的一切行为都跟君子相应,前面是因为下功夫了。当你有一天觉...

多给孩子讲故事

多给孩子讲故事
“冬则温,夏则酢薄温夏跏窃诙汉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黄香。我们在跟孩子讲解过程能够抓两个重点,第一个多讲故事,古今中外都好。因为孩子的思惟是具体的,他还没有抽象思考能力,比较弱,所以你讲故事,他就好像自己的脑子里在演一部电影,印象深刻,所以小...

“忠孝”跟“友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忠孝”跟“友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忠孝”跟“友悌”,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整部《太上感应篇》,最重要的,也是这一句经文。我们探讨了几节课,其实这个“忠孝友悌”的存心,应该是“不可须臾离也”,我们每天在工作当中,都在奉行尽忠。像《了凡四训》有一段话也是在尽忠:“远思扬祖宗之德...

2014年弟子规试点学校师资培训营 修身为本 教学为先(第二集)

2014年弟子规试点学校师资培训营 修身为本 教学为先(第二集)
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下午好!     你们好像刚刚喝咖啡喝得不好哦?没有咖啡?对不起对不起,刚刚喝茶喝得还好吗?(众答:好。)骗我,因为我刚刚坐上来感觉气氛有点压力,人的念头是有能量的,是有磁场的。大家不要有压力,心里怎么想,大...

孝子落实“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

孝子落实“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
我们看到汉朝韩伯俞先生,他成长过程当中母亲责罚他,他都是毕恭毕敬的接受处罚。我们从这里看到《弟子规》上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顺的内心就是今天我们犯错了,让父母还责骂我们,于心不忍。因为当父母担忧了,责骂我们,他的内心...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我们学习一本经教,就深入的去学习它,把它学习好,再学第二部经。假如今天学学这本,明天学学那本,心不容易专注,而且很容易就变成好像研究一样了,只是知识的记忆而已,没有真正深入到自己的...

上恶贪 则下耻争

上恶贪 则下耻争
这厌恶贪心、厌恶贪婪以这个为耻,我们看到这个“贪”字,要把这个字给它透彻的明了,明了什么?明了这个字是痛苦的根源。“诸苦皆从贪欲起”,人生这么多的烦恼痛苦,三个字就讲完,叫“求不得”,才有苦。人到无求就无苦了,所以叫贪求、贪求,有了贪就会去...

海口戒毒救助中心学员忏悔心声(五)

海口戒毒救助中心学员忏悔心声(五)
 我今年29岁,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里,从小,就在母亲的疼爱、关怀中成长。       在家里我是最小的,前面还有三个姐姐,我的出生给家里带来许多欢乐。   ...

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

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
“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落实孝悌应该尽心奉养为本,图表面讲排场这个是末。你给父母祝寿办一百桌,平常都不好好爱护陪伴父母;或者丧事的时候花一堆钱敲锣打鼓,其实那个都是虚的东西,反而是生前尽心尽力奉养这个才是真孝。所以人假如讲排场,多少...

传统文化有讲没有做是复兴不起来的

传统文化有讲没有做是复兴不起来的
 我们这一百年来,把根毁掉了,根坏了,怎么教没人相信。多少人想,向往,你一、二个人做到,世人看到了也很欢喜,还是半信半疑,他不可能学习,不可能照做。我们一生在修行、教学经验当中很清楚,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搞个实验点,老师认真的来教,...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爱我,孝何难?”父母亲非常爱护我们,孝顺哪有什么困难?“亲憎我,孝方贤”,当父母亲对我们的行为不认同,不喜欢我们的时候,甚至于生气责打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放在心上,还是一样的孝顺,才显出我们的贤德,才显出难能可贵的地方。有一句话说到,“天...

好学能吸收别人经验和智慧

好学能吸收别人经验和智慧
人一定要好学,吸收别人宝贵的能力、宝贵的经验、宝贵的智慧,这个是有福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当然,你假如受教,你假如有很远大的志向,人家长辈特别会提携你、会提拔你。因为人家看到你,觉得“孺子可教也”,你学到东西是可以为大众服务、付出...

 教育需要耐心及爱心

 教育需要耐心及爱心
只有我们觉悟、只有我们有智慧才能真正利益别人,不然看起来我们好像施了很多力气。我曾经在整个初中、高中的过程当中,我都在反思,我是比较多愁善感的人,大家都看得出来。我说奇怪,那时候在念国中的时候,老师打得那么凶,老师好过吗?老师陪我们在题海当...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夫子在《中庸》当中有提到,“天下之达道五”,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这五种,那真正要圆融、和谐这五个关系,要靠三达德去落实。这三达德包含师生关系,古代讲师徒如父子,这个是在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