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7页
学问贵在能够力行去做而不是背多少
我们刚刚讲到很多的观念颠倒,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错了,但是一错又没有遇到好的缘分让我们的态度扭转过来,错误了二十多年,不只耽搁了二十多年的岁月,还积累了二十多年的错误要收拾残局。俗话讲后悔、后悔,都是后面才来悔。这一个家长进来以后,看了这本手册...
背书是修定的一种方法
“教之道,贵以专”,怎么教法?后头这两句说出来了,要专。所以我就告诉他,中国传统的私塾是家庭子弟学校。我看见过私塾,在私塾学了几个月,以后就没有了。私塾教学,老师教学生背诵古文、背诵经典,现在家长父母不同意,念这个干什么?念这个有什么用?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生真的是要思考。曾经听一位长者讲到,假如人先看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再回过头来经营人生,感受不一样了。请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人生最后一刻?还没有了,不然就不会坐在这里。但是你们应该有看过电视吧?你看最后一刻,你们很久没看电视了?好,电视污...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能够循规蹈矩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我们把书整理好,把它分类好,每次要找也很轻松找到了,心也不会散乱;看完再把它放好,所以放书要有秩序,要有规则。相同的,家庭里面的生活习惯也要有规则;团体里面亦如是。只要有规则,就能够循规蹈矩,就不容易处理...
怎么讲都要跟圣贤教诲完全相应
“论笃是与”,这个意思就是跟《孝经》讲的口无择言,不用刻意去想,怎么讲都跟经典相应。“君子者乎”,就是怎么做都是君子的行为,都不会偏颇。再来,“色庄者乎”,论笃是与是言语,君子者乎是他的一切行为都跟君子相应,前面是因为下功夫了。当你有一天觉...
多给孩子讲故事
“冬则温,夏则酢薄温夏跏窃诙汉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黄香。我们在跟孩子讲解过程能够抓两个重点,第一个多讲故事,古今中外都好。因为孩子的思惟是具体的,他还没有抽象思考能力,比较弱,所以你讲故事,他就好像自己的脑子里在演一部电影,印象深刻,所以小...
“忠孝”跟“友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忠孝”跟“友悌”,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整部《太上感应篇》,最重要的,也是这一句经文。我们探讨了几节课,其实这个“忠孝友悌”的存心,应该是“不可须臾离也”,我们每天在工作当中,都在奉行尽忠。像《了凡四训》有一段话也是在尽忠:“远思扬祖宗之德...
2014年弟子规试点学校师资培训营 修身为本 教学为先(第二集)
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下午好! 你们好像刚刚喝咖啡喝得不好哦?没有咖啡?对不起对不起,刚刚喝茶喝得还好吗?(众答:好。)骗我,因为我刚刚坐上来感觉气氛有点压力,人的念头是有能量的,是有磁场的。大家不要有压力,心里怎么想,大...
孝子落实“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
我们看到汉朝韩伯俞先生,他成长过程当中母亲责罚他,他都是毕恭毕敬的接受处罚。我们从这里看到《弟子规》上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顺的内心就是今天我们犯错了,让父母还责骂我们,于心不忍。因为当父母担忧了,责骂我们,他的内心...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我们学习一本经教,就深入的去学习它,把它学习好,再学第二部经。假如今天学学这本,明天学学那本,心不容易专注,而且很容易就变成好像研究一样了,只是知识的记忆而已,没有真正深入到自己的...
上恶贪 则下耻争
这厌恶贪心、厌恶贪婪以这个为耻,我们看到这个“贪”字,要把这个字给它透彻的明了,明了什么?明了这个字是痛苦的根源。“诸苦皆从贪欲起”,人生这么多的烦恼痛苦,三个字就讲完,叫“求不得”,才有苦。人到无求就无苦了,所以叫贪求、贪求,有了贪就会去...
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
“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落实孝悌应该尽心奉养为本,图表面讲排场这个是末。你给父母祝寿办一百桌,平常都不好好爱护陪伴父母;或者丧事的时候花一堆钱敲锣打鼓,其实那个都是虚的东西,反而是生前尽心尽力奉养这个才是真孝。所以人假如讲排场,多少...
传统文化有讲没有做是复兴不起来的
我们这一百年来,把根毁掉了,根坏了,怎么教没人相信。多少人想,向往,你一、二个人做到,世人看到了也很欢喜,还是半信半疑,他不可能学习,不可能照做。我们一生在修行、教学经验当中很清楚,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搞个实验点,老师认真的来教,...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爱我,孝何难?”父母亲非常爱护我们,孝顺哪有什么困难?“亲憎我,孝方贤”,当父母亲对我们的行为不认同,不喜欢我们的时候,甚至于生气责打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放在心上,还是一样的孝顺,才显出我们的贤德,才显出难能可贵的地方。有一句话说到,“天...
好学能吸收别人经验和智慧
人一定要好学,吸收别人宝贵的能力、宝贵的经验、宝贵的智慧,这个是有福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当然,你假如受教,你假如有很远大的志向,人家长辈特别会提携你、会提拔你。因为人家看到你,觉得“孺子可教也”,你学到东西是可以为大众服务、付出...
教育需要耐心及爱心
只有我们觉悟、只有我们有智慧才能真正利益别人,不然看起来我们好像施了很多力气。我曾经在整个初中、高中的过程当中,我都在反思,我是比较多愁善感的人,大家都看得出来。我说奇怪,那时候在念国中的时候,老师打得那么凶,老师好过吗?老师陪我们在题海当...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夫子在《中庸》当中有提到,“天下之达道五”,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这五种,那真正要圆融、和谐这五个关系,要靠三达德去落实。这三达德包含师生关系,古代讲师徒如父子,这个是在父...
学习张镇周大人情、理、法都兼顾
当领导确实还有一点不好当,情、理、法都要兼顾,真的有点高难度。在《德育故事》当中有个事例,确实是非常有智慧,又是通达人情事理。在唐朝有个官员叫张镇周,他本来是在寿春当官,调回自己的故乡舒州当都督,都督是很大的官。那他调回自己的故乡,大家想一...
君子九思之貌思恭
“貌思恭”。这个“貌”指的是我们所有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要很恭敬,不要很粗鲁,不要很急躁,这样会给人有压力。在儒家教诲里面说到“威仪三千”,我们在佛家也有非常多的这些戒律,都是让我们能够“貌思恭”。如何让自己的举止、动作都是谦恭、...
要将经典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的家庭、团体当中
我们要很冷静,现在整个社会风气还是急功近利多,甚至于我们在弘扬文化的路上,我们自己功利心、名利心其实还在调伏,有可能做着做着,我们也是用功利心在做。所以一个团体互相之间提醒、护念,勇于讲实话,提醒整个团体的方向、步伐,这是必要...
扎好根让前途无限的光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像树一样,它是根。文化的本,像树木,下面是根,从根上生本,主干,由本再生干,由干再生枝,由枝再生条,由条再生梢,梢才长叶、长花果,一定要知道它的根。所以中国人五千年来,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孝亲、尊师,尊师是敬,合起来就两...
以义应当,曲得其情
“曲得其情”,你了解实际情况,去理解每一个人,去帮助每一个人,在这个事情当中得到启示,得到正确的引导,他经一事就长一智,他感激你的栽培。能做到“以义应当,曲得其情”,唯有时时保持真诚心才做得到。诚信、诚信就是不怀疑人,在《论语》当中夫子有讲...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孔子说的,在《孝经》里面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当时看到这一句,高兴得在家里面跑了好几圈。为什么?我终于抓到教育的根本在哪,就是教孝道。德行是本,而德行的本是什么?是孝,教育就要从这里开始。我们从两代人来看,上一代三、四十...
平常心不妄动,观照力会愈来愈强
我们平常心都很清净,哪一个念头不对、哪一句话不对了,马上就有警觉,就能发觉。平常要培养自己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清净的心、不烦恼的心,不然我们妄念很多,要观照自己就不容易了。就好像我们前面这一潭湖水,它波涛汹涌的时候,请问这个湖水照什么照得清楚...
教育的根本:长善救失
好,而这个“悲智双运”当中,首先,我们要抓到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根本:长善救失。而这个“长善”当中,这个善最重要就是善心,就是这一颗心。救他的过失。 而这个长善心就让我们了解到,成就孩子的这一...
母亲把儿子教成圣人
母亲可以把儿子教成圣人,教成贤人,这是她最伟大、最了不起的事业,这是天赋的大任。你自己事业做得再好,你底下没有后代,这个我在讲席里头常讲,你一生的努力都等于零,没有后代。这个没有后代不是说你没有儿孙,是没有能传你的道统,你的家风、你的道统、...
每天鞭策自己道德有没有进步
孔子曾经有一次,刚好子贡,子贡口才很好,他在批评别人,孔子说,“赐也贤乎哉”,端木赐啊,你很贤德了吗?“夫我则不暇”。孔子讲,我是连批评别人的时间都不够啊,怎么还能有那些闲功夫呢?孔子是什么态度?“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